周五下午,亚利桑那州一辆本田轿车为避免撞上另一辆汽车急速转弯,随后冲进对面车道并撞上了一辆Waymo自动驾驶车辆,造成严重事故。
虽说这次是被撞,但发生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动驾驶无疑又被泼了一盆冷水。毕竟,此前Uber和Model 3摊上大事时,也就只有Waymo理直气壮地表示自己没问题,要马不停蹄继续进行测试,丝毫不受自动驾驶阴云笼罩的氛围所影响。
在此次事故中,Waymo处于低速自动驾驶模式。另外,虽然Waymo曾表示将在亚利桑那州测试没有安全员的车辆,但这辆车配备了安全员,因此安全员受轻伤。而本田轿车的情况要严重得多——汽车头被挤压到严重变形,玻璃被撞破。
基于目前的证据,当地警方称Waymo车辆并不是过错方。“Waymo车辆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方,车辆和驾驶员并没有任何错。”
然而,在3月份Uber测试车辆导致行人死亡的事件中,警方最初也是告知媒体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但最后Uber车辆的录像显示,在事故发生时,车辆测试人员并没有集中注意力,才失去了最后的补救机会。
目前来看,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往往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是传感器未能检测到车辆周围发生了什么事;第二个问题是汽车遇到了系统没有编程到的情况,所以就不知道怎么处理。
因此,在一次次讨论声中,有人提出给自动驾驶汽车装上驾驶员监控系统——即随时提醒驾驶员要保持警觉。但评论指出,如果如果自动驾驶汽车需要驾驶员干预才能防止事故发生,那么这就违背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初衷。
在监管方面,美国加州并未允许没有人类驾驶员的全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上行驶,而德国、中国的做法则是——允许在汽车上开启自动驾驶系统,但司机不能离开座位。
但在后面一种情况下,即使有人类参与,因为长时间不集中注意力,反应速度会受到影响,仍然过不了心理上最终的安全管。因此,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把汽车控制权从自动驾驶系统平稳、高效的过渡到司机手中,或许也是个颇值得考量的问题。
从以往经验来看,行驶里程(固定里程中脱离、干预次数)被用作一大评判标准。在这种时候,Waymo汽车平均每隔5600英里发生一次脱离,可能还有很大改进空间。
今年2月份,Waymo曾宣布2009年以来其自动驾驶车辆共在公开道路上行驶了500万英里。据Waymo公布的事故报告来看,Waymo自动驾驶车辆共涉及30余起事故,但作为主要过错方的事故只有一起。
作为对比,据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交通学院的数据,人类驾驶员每百万英里的事故率在4.2次左右,那么500万英里的事故就在21次左右。这样一比较,Waymo的纪录与该数据相差不远。
如何拯救自动驾驶?这一技术本身就充满原罪?或许需要更长时间的摸索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