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染料行业有疲软的外部需求困扰,有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更有趋紧节能减排安监政策的制约,随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染料企业承受的经营压力加大,整个行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将成为2018这一年染料业转型的主线。染料转型路在何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向新材料产业转型
染料作为传统产业能否向高科技产业转型?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新材料被许多企业视为重点快速布局的主要产业。如噪声处理技术较好的潜艇是各国在战争中最具威力的武器之一。此前,我国曾开发出一种艇用外壳表面仿鲨鱼皮技术,利用仿生学原理来降低潜艇自身的噪音。作为一项军用前沿技术,我国染料企业上海安诺其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尝试将类似的新技术应用于军民融合产业领域,开发一种新材料。该材料采用特殊材料来达到降低音频、音噪,从而提供安全环境、提高环境舒适度,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运输、轨道交通设施、家居建材及国防军用领域。除了消音材料等外,还有3D打印光敏树脂技术也被众多染料企业看好。目前国内市场3D打印材料的开发处于起步阶段,成本高、应用范围窄,难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3D打印光敏树脂项目可以利用超支化聚合物低粘和易修饰的特性,应用于3D打印。此外,超支化聚合物粘胶剂是运用超支化技术加工而成的特殊材料,可以快速紫外光固化,较传统产品快5~10倍,应用于汽车、医疗、电子等领域,改变当前该类产品依赖进口的局面。这也是传统染料向新材料转型的好的途径之一,有许多传统染料企业在转型选择中跃跃欲试,并向此领域努力。
二、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型
多年来,我国染料工业作为传统工业在满足市场需要、美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与资源短缺等问题。传统染料工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这样的背景下,以转向绿色生产方式为目的,围绕环保、减排方面的技术改造成为染料业转型的重要选择。把生产装备改良成为绿色设备,把工艺技术优化成为绿色技术,成为众多企业转型方案之一。率先发力的是染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多家企业全方位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和健康问题,围绕绿色生产搞技改,设备与工艺赋予绿色因子,变传统生产成清洁生产,把加氢还原、三氧化硫磺化等用于染料中间体生产的清洁生产工艺改造,以高新技术成果减少废水、COD等有害物质的产生。蓬莱嘉信染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研发绿色染料为中心的染料研究院,在加快生态染料产品研发的同时,加快传统生产方式转向绿色生产方式的研究,为中国染料产业生态化做出了贡献。还有不少染料企业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由线性循环转向闭式环形循环,在转向绿色生产方式上下功夫。如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把长期困扰染料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染料废水污泥的合理处理处置作为转型的突破口。上海东华大学与闰土股份合作开发出“一种染料废水混凝污泥制备免烧砖的方法及免烧砖项目”,该项目以综合利用废染料废水污泥来生产制造免烧地砖、污泥生态混凝土。
由资源消耗转变成节能环保和生态安全,即实现节能环保和产品的生态安全,这是染料行业转型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这也是作为传统染料企业能否顺利转型的关键所在。
三、向全面创新驱动转型
创新也是一种转型。以往,在追求数量型阶段,我国染料行业只是为了满足高产而在传统的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小打小闹的所谓的技改,结果是保量不保质。而在我国经济由高速转向高质增长的情况下,这样的小打小闹已不合时宜。龙盛集团最新研发的一种新型高强度染料,可使下游印染企业排污量骤减40%~60%。该染料本身达到国际生态标准,而且下游企业在应用该染料时“三废”生成量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包括阿迪达斯、耐克在内的一批世界运动品牌已经成为生态染料大客户,这种染料一面世,就受到市场的青睐。传统技术改造必须从生态关键指标入手,依托上下游协作研发模式,在关键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切实加快技术创新,才能加速染料产业转型升级。
如何根治“三废”污染问题是目前中国染料行业转型升级的最大难关,特别是高盐废水和废酸的处理。而研发新型的清洁生产工艺则是清除污染痼疾最有力的手段。如浙江龙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针对传统分散染料生产及污染治理模式的废水、危险固废排放量大,以及装备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自主开发了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如高效重氮偶合、高效压滤水洗、废水综合利用、MVR浓缩、DCS智能控制等,突破制约行业发展几十年的关键技术。当然,创新也有被动与主动之分,特别是技术创新上要由被动跟随型转为主动创新型。由被动跟随型转为主动创新型、由传统技术改造转向全面创新驱动,才是染料业转型的根本所在。
四、向新型管理模式转型
染料业由经验型管理转为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这是企业强身健体、提升内在实力的主要方面。比如采用低温染色、小额浴比染色、助剂自动配制输送、三级计量、精细化管理等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低消耗、降成本。又如传统染化行业转型“互联网+”,也是转型的好途径。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传统染料企业加快“互联网+”步伐已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闰土股份、浙江吉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生意宝三方共同出资成立“染化(中国)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通过电商交易、互联网金融等手段和创新、提升产业链整合、服务和控制能力,加快染料企业的转型和升级步伐,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促进染料产业转型与发展。
当然,染料行业的转型之路多种多样,不拘泥上述几方面,需要用心挖掘。总之,新一轮调整引领我国染颜料行业步入转型期,日趋严格的环保监管和产业发展的高质化热潮逼迫染料业加速产业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